政治学科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学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资料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状况,就决定了在政治会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
重要性。
根据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用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用心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务必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潜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他(她)们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觉。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企业与劳动者》这一问题时,学生都事先进行了调查,并在课上进行了相互交流,而且以学生调查的素材导入新课。如:“我们了解到了查干湖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xx年末,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亿多元,到20xx年,查干湖旅游度假区迎来了几年来的最多游客,仅‘五一’黄金周第一天,来区游客就到达3200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10倍,当天景区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就到达1000多万元。那么旅游业是属于哪一个产业呢?它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有何影响呢?我们这天就来学习有关知识。”透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乡土材料导入新课,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必须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资料,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乡土的
朴素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能够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先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构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也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用心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潜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证明,学生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讨论、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锻炼潜力,需要突出实践应用。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能够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透过对政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的资料来选取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讲公司制的时候,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别实地参观了松原市的几个中省直企业,例如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中
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前郭炼油厂、吉林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透过这种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透过这种有好处的调查研究,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总之,乡土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2开学以来,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反思和启发。以下就是我对政治教学的反思。
1、对教学准备的反思:
首先就是我对学生了解不足,不知道他们的知识储备量究竟是多少,也就是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了解他们在高一时所获得的知识,使我的教学设计的意图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设置的过于简单了。同时我在设计教学情景的时候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与现实的差异,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没有用更适合的方法来传授学生知识。为此,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我得到了一个启示:每个人都存在差 ……此处隐藏9664个字……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11一、教学反思
1、扎实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
2、加强训练。
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与平时训练不认真,怕难怕苦,导致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
3、关注差生。
学习中的差生,对于班级的平均分影响极大。我们在关注班级整体的同时,对这部分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
4、转变观念。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只需要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记记背背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任何学科知识都需要_平时的积累、理解和巩固。要转变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念,取得他们的支持;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重视作业。
作业有显性作业和隐性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主动去做的作业等等。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对于其他的作业类型 ,也要耐心讲解。
二、改进措施
1、多找学生谈话,从情感上获得学生的支持。
2、有空多下班级,使学生的存留疑难及时得到解决。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做题准确度。
4、生生互教活动,优生和差生进行结对帮教,提高班级整体成绩。
三、学法指导:
1、指导笔记。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记课堂笔记。要让他们转变教师讲、学生划的方法,主动提取教师上课的有效信息,重点记录,课外整理。
2、指导记忆。
政治课需要一定的知识点记忆为基础。可以让学生默读、朗读、互背等各种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解性的记忆,温习式地记忆。
3、指导作业。
选择题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理解题意抓住中心,找准关键词,学会灵活运用排除法、逆向法、因果法等解题方法。
主观题则要教学生:
①审材料、抓中心;②审题目,抓关键;③审设问,抓角度;
①找课本,采点子;②找背景,寻述语;③找联系,列题纲
最后组织语言,准确答题。
多次训练,积时反馈,落实技法,举一反三,相信学生在后半期的教学中会有所长进。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12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熟悉。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爱好。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在线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像我们班张××、陈×等同学,品行端正,学习非常刻苦,但一考试,就是班级倒数,思品也不例外,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还是坏?简单甚至是唯一的考试方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权利,“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声,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说心理话,眼看着不少学生一天天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却无能为力,再好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两节课,一个自习。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