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05 00:35:10
地理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地理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教学反思1

今年我担任八年级地理的教学工作,转眼几个月过去了,现撰写教学反思如下:

1、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在我们这小县城,由于初中地理并非中考科目,也就是常说的副科,学生甚至很多地理老师并不重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觉得老师需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上中国工业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学生老师”当的有模有样,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烈。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要求第三节“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节还由他们自己上。

课后反思:其实学生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关键在于老师能正确引导!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于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气候特征。

(5)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时掌握天气,气候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3、对不足之处的反思

以上教学反思似乎都是成功的例子。其实,每当空闲之时我还在反思:为什么个别学生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思绪游离在课堂之外……或许是因为没有及时赏识他的各种变化,还是因为没有满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转化还有哪些好对策,我在今后还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弄玄虚而已。

地理教学反思2

小组活动的有效组织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我原本觉得进行这几次小组活动会影响课堂进度,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小组长很给力,一些相对较难的存在疑问的问题小组长竟然给消化掉了。在讲气温的时候,学生根据以往掌握的阅图的方法,通过读图名、注记和图中信息顺利完成问题。就像学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时,除了我们老师的有效引导外,利用小组活动,连学困生都很轻松就掌握了对等温线图的判读。学生很懂得借力,不会就问,氛围很轻松。小组里的小老师比老师都会更好的解决学困生遇到的问题。学困生乐于问,程度好的学生乐于表现,一有小组活动大家都显得很兴奋。有些知识点老师不用讲学生通过活动讨论就会了。之后再对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行分析的时候也采用了相同方法,很顺畅地迁移到降水量的判读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从而通过读图学生也就很容易可以得出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地图的直观性使课堂十分高效。利用地图,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很容易就得出结论和规律。关于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规律,我引导学生依据图例,通过观察六个温度带的具体分布位置,找到从南向北温度带分布的规律。通过生生互动,优生强化了对重点的掌握,学困生填补了对知识的不足也解决了自己的困惑。本节课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温度带分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课件里的图片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组织讨论时就比较积极。关于降水,课堂练习中利用练习题,也就是对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练习,通过读数、计算差值等得出了降水变化,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读图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包含直观性的图片和探究性的图片,面对不同种类的图片,学生已经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且能从方法和技巧上一起突破,使课堂节奏轻快。另外,不同种类的问题设置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是本节课的又一大亮点。

本节课设计有直观性的问题、思考探究性的问题、识记性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觉得今天的课我也能学会,会的越多估计学生的收获感越强。聊天式问题的设置和总结让学生彻底爱上了这一节课,学生不管说的多少,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估计每一个学生都会觉得心情愉快,今天学有所获。总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个展示的舞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地理教学反思3

一、立足农村学生学习局限,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来源单一,网络覆盖较差,多数学生缺乏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实际条件展开教学:

< ……此处隐藏14607个字……学生的探究学习延伸到了课外。这些拓展活动紧紧围绕本课主题――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而设计。这些活动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制作地理海报,地理公告板,地理展览,地理宣传小册子。发表地理小演讲,参与家乡旅游业的建设等等,不同的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拓宽了渠道,提供了机会。

地理教学反思14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并且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新学期校领导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硬任务来研究、尝试和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学会互学、学会展示、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和探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开学以来,为响应校领导的号召,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力求通过合作学习的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以下是本人在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

首先要考虑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中哪些教学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学生能有一定的空间概念和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由于刚上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学习过《立体几何》,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困难。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千万不可千篇一律,对于那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完成而该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必须讲授。

其次,备课组老师要精心编制每一节课的“导学案”,确保导学案的优质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只有抓住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互动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份好的“导学案”可以实现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就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导学案”的编制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如:设计的自主探究的内容难度太大,或者设计的检测题目太深,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的进度,进而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我们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就是因“导学案”中编制的题目太深,导致原计划用一课时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足足用了两课时。

另外,由于个别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传授或由于自控能力差,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产生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老师、同学要多多关注,不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信任,多沟通,减少内部冲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最后,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开展前所提出的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的情况给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合作,并予以奖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继续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地理教学反思15

近两个星期以来,我校组织了一次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的听评课活动,包科领导亲自带领。我们初一地理备课组由杨校长亲自带领,四位教师对课堂进行了展示。现反思如下:

1、好的方面

总的来说,四位教师讲课细致,条例清楚,思路清晰,简明准确,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讲练结合,知识点落实到位;注重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师生互动;板书精心设计,图文并茂,教学效果较好。

(1)xx老师授课时首先由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引出降水的定义。其次给出自学提纲,学生开始预习课本内容。课堂教学安排得当合理,注重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注重了让学生多说多想多练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教学理念。

(2)xx老师的地理课堂一开始学生就能进入紧张的复习课之中,教学中有讲有练,讲练结合,效果好。在讲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引导让学生按步骤多方面分析地理事物、现象和规律。每出现一个地理事物、现象和规律,都要注意引导、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全面的分析,教会学生学习,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先进教学思想。这也是针对了中考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地理规律时容易丢三落四,缺少了某些方面,少了一些得分点,丢失了一些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分数。

(3)xx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改理念,由学生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展示教学重点、难点,效果较好,值得继续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改进。

(4)xx老师在授课时能够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以导学案为基础,强调学生预习,注重地理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如讲气温的分布时,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引出了等温线图,在练的方面,教师认真选择了与学生实际较为切近的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梯度的安排训练题,这样设计习题,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效果较好。

2、需要改进的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个别教师举例说明地理事物,多个举例中,与学生生活距离遥远,学生理解上难度较大。

(3)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教师管理不严,学生有私下小声说话现象。

(4)部分课堂教学中讲练结合紧密程度、融合程度不高,课堂效率有点低。

3、教学建议

(1)地理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讲一点,练一点,巩固一点,再讲新的内容;也可以讲完再练,注意合理安排。

讲时注意多让学生分析举例,让学生多动脑、多说,注意引领指导让学生明晰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现象和规律,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地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练习要有针对性。初中除了课本及填充图册上练习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实际,随堂增加一些综合性相对较强的习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地理课堂举例切近学生,从当地学生熟悉的周边环境入手,举学生生活学习中例子,以便学生理解,提高教学实效性。

(2)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厉制止学生上课私下小声说笑,不可听之任之,用良好纪律保证教学有效高效。

(3)作为地理教师应告诫自己:不是教完了教材,不是做完了练习,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中,教师最好能灵活妥善处理教材非常重要。备课、讲课要依托课标,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要结合其他版本教材和自己丰富地理专业知识,对现有教材进行有效整合和必要补充,课堂中要对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以期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提升了很多,相信以后的课堂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会更加完善。

《地理教学反思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